有个叫做“大滇”的老茶人说过:
永垂不朽的是易武茶,在易武茶里,永垂不朽的就是麻黑茶了。我是怀着崇敬之心说起麻黑茶的,因为在历史上,许多典型的易武老茶里,都有着麻黑茶的影子,我相信,把麻黑茶作为易武茶的代表,应该很少人有异议。
但事实上,把麻黑茶单独列出来做,应该是从2004年开始的。这个麻黑,是狭义的麻黑,麻黑村公所下面的麻黑寨;这个地方的茶,是我们狭义下的麻黑。麻黑村公所辖荒田村、曼秀村、三丘田、陈家凹子、落水洞、麻黑一、二村、大柒树、刮风寨一、二村等10个村民小组。大家看下麻黑村公所下的寨子,都是非常有名的茶区,一个村公所覆盖了我们所能想到的著名易武茶:麻黑茶、刮风寨茶、落水洞、大柒树这个可以列为第一档;曼秀村、三丘田、陈家凹这个可以列为第二档;荒田村盛产台地茶,而台地茶在易武台地茶里,毫无疑问,排名第一。
以前,我刚转型主要喝普洱茶的时候,是一个“芳村小茶骨”,那些“芳村老茶骨”告诉我说:你喝吧喝吧,乱喝吧,到最后,你会回到易武来。因为,等你喝出了普洱的好,你能接触到的易武都已经转化成十年茶,你会懂得易武的内劲在增强,甜度在增加。易武,喝茶佬的最后归宿。
当时,其实我是当他们在说笑话的。
这两三年来,我忽然觉得这些老鬼的话真有道理。
近一两年来,因为时常能搞到树龄足够老、生态足够好的易武,愈发觉得这些老鬼的话是无限接近真理的。
这个“茶禅一味”,饼子小虽小,但是料子不错。
我见到它的时候,已经就剩下三五十克的茶样了,一试之下,很是惊艳。
我之所以能拿到这个完整的饼,是因为知道了芳村著名的茶艺大师何嘉文先生将最后几饼都一扫光了。
我想了个好主意,我知道他忙,我就给他发微信,打电话,请他给普洱指南写一个品鉴报告。
他说,不行啊我忙啊要不我给你一个你自己写个品鉴报告如何?
果然,他就上当了!
饶你奸似鬼,喝了老伍的洗脚水!
资料:
原属古慢撒茶区,为古六大茶区之一。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易武几大山头出产的茶料历来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睐,而“麻黑”又是易武茶中最具韵味的茶,相比易武正山几大产区的茶来说,不论从品质还是产量来说“麻黑”都是不可多得的茶品。
资料:
麻黑古树普洱茶继承了易武茶的香清水柔特点,以阴柔见长,是江内古树茶中的上品。
麻黑古树普洱茶汤糯、柔、清、雅,花果香。
麻黑古树普洱茶春茶香气极好,挂杯香气时间长。
春茶麻黑古树普洱茶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我们且来试试这个茶,看看是不是跟资料说的一样。
投茶量:7.5克
盖碗:大益标准盖碗110CC
湿醒6分钟
这是第一泡的汤色。
汤色稍微有点浅,估计是醒茶时间不够长。
毕竟,古树茶是比较不容易一下子将内含物质溶出的。
这是第二泡的茶底。
看出来,这个茶的选料以一芽一叶为主。
这是第四泡茶底。
活性好,已经打开得差不多了。
这是第四泡的茶汤。
通透,干净,亮。
第六泡叶底。
已经完全打开了。
第八泡茶底。
完全打开的样子,真是看着舒服。
第十泡茶底。
点击,放大,应该能看到各种细节。
第10泡杯中茶汤。
看起来,颜色比以前的还深。
证明了一个事儿:
这个茶,足够耐泡。
第10泡,公道杯里的茶汤。
油亮、通透、清澈。
后来,我一直喝,一直喝,喝到第15泡,居然没有出甜水。
这是什么节奏?
总结一下吧:
汤厚而稠
烟味明显
苦轻化快,回甘迅且猛
生津洪大
喉韵深沉
茶气先沉后升,似茅台返砂之美
果然,它就像资料里说的一样:
麻黑古树普洱茶继承了易武茶的香清水柔特点,以阴柔见长,是江内古树茶中的上品。
麻黑古树普洱茶汤糯、柔、清、雅,花果香。
麻黑古树普洱茶春茶香气极好,挂杯香气时间长。
春茶麻黑古树普洱茶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我突然想起了一个老茶骨说过的话:
每一个老茶骨,肚子里都有一棵麻黑大树!
转载请注明:六大茶类 » 一个老茶骨说:每一个老茶骨,肚子里都有一棵麻黑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