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茶,来自新朋友,吴总。那是因为陈升号的橡筋上市,吴总被友福的老朱要求“弄点好货来请伍老师”,就认识了。
有时候,人和人的缘分就这么奇怪,有些人只见过了一遍,就是朋友。要不,为什么两千年前的文人骚客们会发明一个成语叫做“一见如故”呢?就像那些如果只考数理化,他就会有把握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听了伍老师一节语文课,就明白了“跟着伍老头学好语文我就真能考上了”一样。世上真有某一个人能让你动容。
又或者,吴总是一个聪明人,他看了我无数的品鉴文章,知道我还有什么没喝过的,还知道我喜欢的是极好的广东仓仓储的好茶。所以给我带来了这个“岩韵那卡”。
对于这个“岩韵那卡”,我的总体评价是:
转化正常仓储好,茶味完足口鼻香。
这个茶一共泡了13泡。
过程有图有真相,真相如下:
先看图,再识字吧。
这是第一泡的汤色
看着有点薄
这是第四泡的汤色,油亮
是不是看着稠度出来了?
这是第八泡的茶底
已经基本打开了
这是第十泡的茶汤,
油亮依然,粘稠度还在。
第十三泡茶底
7克茶,充满了整个盖碗
分指标可以陈述为:
茶汤里还有微微的青味儿,可知这个茶的仓储之好。
香气入水,留杯香气完足,冷香迷人。
茶汤下肚后,嘴里有一层由茶汤所含的内质形成的厚粘膜。
汤色透亮、口感醇厚、回甘快而生津。
汤醇厚、顺滑;韵味悠长。
茶汤里,那卡的香味独特,且表现出大树茶那种淡淡的骚香,不是易武的骚,也不是班章的骚,而是那卡独有的骚——这个事儿真的说不明白,除非你手里有上述的好茶,自己去对比。
相对于我家里喝惯了的易武,那卡的“香扬”是不如的;相对于我家里喝惯了的班章,那卡的“霸气”也是不如的;但那卡综合了二者上述之长,表现独特,迷人。
难道,这就是它的“岩韵”之美?
转载请注明:六大茶类 » 涩微苦弱含青味,汤厚水稠有岩韵——陈升号岩韵那卡